这个现象在现实生活中非常常见。心理学里有一个术语,刚好就描述了这种情况,叫做:
人们倾向于只接受支持自己已有观点的信息,回避或拒绝接受相反观点或事实的证据。
简单说就是:
“我不想知道真相,我只想听我想听的。”
看新闻只看“自己喜欢的媒体”;
听别人说话,只挑选“顺耳的部分”;
遇到证据或逻辑推翻自己观点时,说:“我不信”,“你别跟我说这些”,甚至情绪激动。
保护自我认知的安全感
承认自己错了会让人感到焦虑、羞耻或不安。
→ 所以“我宁可否认事实,也不要推翻自我”。
社交圈过滤
如果周围人都相信某种说法,人更不愿意接受不同意见。
→ “我怕被孤立、排斥”。
信息太多,大脑偷懒
大脑喜欢走“捷径”,一旦形成观点,就懒得反复验证。
→ “我已经有答案了,不想再听新东西”。
不要硬碰硬辩论
人在被挑战观点时,往往更封闭。与其争吵,不如问:“你为什么这么想?”
种下种子,而非强行灌输
与其试图立刻改变对方,不如提供信息、讲故事,留下一点思考的空间。
自己保持开放
比改变别人更难的是改变自己。
如果你能时常反问:“我有没有可能错了?”这已经是极大的成长。
很多人不是不能接受真相,而是太害怕失去对“自己是谁”的定义。
所以,如果你发现身边有人坚持错误、抗拒事实,不是他笨,而是他在保护自己的内在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