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露“犹太人控制美国”的迷思:一项历史与事实分析
创始人
2025-08-06 00:43:11
0

揭露“犹太人控制美国”的迷思:一项历史与事实分析

关于犹太人控制美国的说法是一种毫无事实根据的阴谋论,它构成了现代反犹主义的核心主张。这种理论宣称存在一个秘密的、邪恶的犹太集团,通过操纵媒体、金融和政府等领域,以达到其险恶目的。反犹主义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常常将犹太人描绘成既“低劣”又“优越”——拥有“过多的权力或控制”,并因此成为攻击甚至杀戮的目标。这种犹太人控制的刻板印象常被具象化为章鱼、蜘蛛、蛇等形象,它们伸出触手或爪子,在全球范围内施加影响和伤害。

这种反犹主义的刻板印象中存在着固有的矛盾:犹太人被指责为既内向又世界主义,既是资本家又是共产主义革命的幕后推手,既是次等人群又是“被选中的民族”。这种看似不合逻辑的双重指控并非偶然的缺陷,而是一种精心设计的心理机制,旨在从多个角度为仇恨提供正当性。如果犹太人被视为弱者,就可以对他们进行压迫;如果被视为强者,就可以对他们产生恐惧并“对抗”。这种双重描绘使得反犹主义能够迎合更广泛的怨恨和意识形态,使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和韧性。无论社会问题或政治倾向如何,犹太人都可以被塑造成罪魁祸首的“他者”,从而使阴谋论“自我封闭”,抵御逻辑反驳。

本报告旨在通过事实、历史和分析,彻底驳斥“犹太人控制”的叙事。报告将追溯这一反犹主义刻板印象的起源,审视其在各个领域(如媒体、金融和政治)中所谓的控制主张,提供反驳证据,探讨助长此类阴谋论的心理和社会因素,并阐明反犹主义所带来的严重现实后果。尽管这一刻板印象已被反复证明是虚假的,并遭到历史驳斥,但其持续存在,这表明社会深层存在着对替罪羊的需求,尤其是在不确定和感到失控的时期。这种现象可归因于“比例偏见”(认为重大事件必然有重大原因)和“确认偏见”(倾向于寻找支持现有信念的信息,而忽视矛盾证据)。这表明,“犹太人控制”的迷思不仅仅关乎犹太人本身,它更是一个现成的框架,用于解释复杂的社会问题(如经济变动、战争、流行病),通过归咎于一个可识别的“他者”,为那些感到无力的人提供虚假的理解和控制感。对这种解释的需求,而非证据的供应,才是其持续存在的主要驱动力。

二、 “犹太人控制”阴谋论的历史根源

“锡安长老会纪要”:其伪造、传播与在现代反犹主义中的作用

“犹太人控制”阴谋论的基石是《锡安长老会纪要》,这是一份伪造的文件,于1903年在俄罗斯首次出版。该文本声称是犹太和共济会领袖秘密会议的记录,他们在会议中密谋瓦解基督教文明,并通过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建立一个由他们共同统治的世界国家。

调查,特别是《泰晤士报》(伦敦)的菲利普·格雷夫斯于1921年进行的调查,以及俄罗斯历史学家弗拉基米尔·布尔采夫的调查,最终证实《纪要》是一份伪造文件。它是由俄罗斯秘密警察(奥赫拉纳)官员根据各种来源拼凑而成,其中包括莫里斯·若利1864年讽刺拿破仑三世的《地狱对话中的马基雅维利与孟德斯鸠》以及赫尔曼·戈德舍的小说《比亚里茨》。

尽管《纪要》被反复揭露为骗局,但它却成为现代最广泛传播的反犹出版物,被翻译成数十种语言并在全球推广。1917年布尔什维克革命后,其受欢迎程度急剧上升,沙皇流亡者和其他人错误地将共产主义归咎于犹太人。美国实业家亨利·福特通过其报纸《迪尔伯恩独立报》在美国大力推广《纪要》。纳粹领导层,包括阿道夫·希特勒,明知《纪要》是捏造的,但仍广泛利用它来散布对犹太人的仇恨,他们认为所谓的国际犹太阴谋是他们发动“最终解决方案”并导致大屠杀的核心原因。

刻板印象的演变:从中古世纪的指控到现代的变体(例如“犹太复国主义占领政府”)

犹太人统治世界的观念可以追溯到13世纪,它从更早的反犹指控演变而来。历史上,犹太人曾被当作重大社会悲剧的替罪羊,例如14世纪黑死病期间被指控毒害水井,或在21世纪被指控为“9·11”恐怖袭击和新冠疫情背后的“幕后黑手”。反犹主义的刻板印象通常将犹太人描绘成“残忍、强大或具有控制欲”,并导致了历史上对犹太人的大屠杀、种族灭绝、迫害和系统性种族主义。

反犹主义阴谋论在不同历史和政治背景下的适应性(从沙皇俄国到纳粹德国,再到现代反移民叙事)表明,它们是一种灵活的替罪羊意识形态工具,而非基于特定证据的固定信仰体系。在这些演变中,目标(犹太人)保持不变,而具体的指控则根据当代焦虑而变化。这种持续的重新包装和将核心的“犹太人控制”叙事应用于不同的危机和政治议程(共产主义、资本主义、移民)揭示,潜在的偏见是主要驱动力,而“阴谋”则充当了合理化或方便的叙事框架。

20世纪下半叶,随着公开的反犹主义变得越来越不可接受,阴谋论者找到了“迂回路线”以避免明确提及犹太人,转而使用“阴暗的精英”或“全球主义者”等隐晦语言。这种从公开反犹主义到隐晦语言的转变,标志着这些理论传播的战略演变,旨在规避社会不接受性,同时保留其潜在的反犹信息,使其更具隐蔽性和难以直接对抗。这种适应性表明,为了在不断变化的社会规范中保持其效力,反犹主义会策略性地调整其表达方式。

当代变体包括自1970年代以来被用来指控犹太人控制西方国家以谋取以色列利益的“犹太复国主义占领政府”(ZOG)。此外,“大取代理论”(Great Replacement theory)——声称犹太人正在促成非白人移民以改变白人多数社会——是另一种现代表现形式。这些刻板印象还会根据时事进行调整,例如在新冠疫情爆发时,犹太人被指控传播病毒或从疫苗中牟利。

三、 审视犹太人控制的主张:事实与虚构

A. 美国犹太人口与人口统计数据

少数族裔控制一个庞大国家的前提本身就值得怀疑。在美国,犹太人口在总人口中占比较小。截至2020年,美国犹太人口估计约为750万至760万人,约占美国总人口的2.4%。这其中包括420万自称信奉犹太教的成年人,150万不信教的犹太成年人,以及180万犹太儿童。在全球范围内,犹太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0.2%。

大多数美国犹太人(约三分之二)自称是阿什肯纳兹犹太人,少数人自称是塞法迪犹太人或米兹拉希犹太人。犹太成年人获得大学学位的比例(57%)几乎是所有美国成年人(29%)的两倍,且80%的犹太人口居住在美国排名前40的大都市区。

下表提供了美国犹太人口的关键统计数据:

指标数据 (2020年估计)来源
美国犹太总人口750万 - 760万
占美国总人口的百分比2.4%
自称信奉犹太教的成年人490万
不信教的犹太成年人120万
犹太儿童160万
犹太成年人中大学毕业生比例57%
所有美国成年人中大学毕业生比例29%
家庭年收入20万美元及以上的犹太人比例23%
家庭年收入20万美元及以上的所有美国人比例4%

犹太人作为少数民族(在美国占2.4%,全球占0.2%)的人口现实,直接驳斥了“控制”的叙事,凸显了指控与实际人口规模之间的巨大不平衡。这种统计上的不可能性是阴谋论非理性特征的关键体现。这种巨大的数字差异使得“控制”的主张在统计学上根本站不住脚。它迫使阴谋论者编造“秘密”或“隐藏”的权力机制,恰恰是因为公开的、按比例的影响力并不存在。

尽管美国犹太人在教育程度和平均收入方面确实表现出较高水平,这些社会经济指标却常被阴谋论者扭曲为非法权力的“证据”,而非文化价值观(例如对教育的重视)或历史环境(例如历史上被引向某些职业)的结果。这种现象表明,积极的群体特征(如教育成就或经济成功,通常被视为可取之处)在反犹主义框架内被反常地重新解释为恶意阴谋的证据,而非合法成就。这是偏见如何扭曲认知的典型例子。

B. 所谓对媒体和好莱坞的控制

“犹太人控制媒体和好莱坞”的反犹主义刻板印象是一种常见的指控。这种说法有其历史根源,19世纪“报纸的发明”带来了犹太人控制媒体的新指控。捷克政治家托马斯·加里格·马萨里克和新芬党创始人阿瑟·格里菲斯等人物都曾相信这一刻板印象。

尽管犹太人在美国媒体行业中担任过重要职位,但1997年《前瞻报》编辑主任戈德堡的一项研究指出,担任这些职务的美国犹太人“并未将犹太人事务置于优先地位”。这表明,个体的成功或突出地位并不等同于有协调的“控制”议程。美国犹太媒体界人士名单(包括音乐、报纸和出版领域的创始人或领导者)显示了许多个人,但这些名单代表的是个体,而非一个统一的、垄断行业的实体。研究表明,尽管犹太人仅占美国人口的约2%,但他们在现代电视中“被广泛呈现”,尽管常常是通过“过时的刻板印象”。这引发了对描绘方式而非控制权的担忧。

犹太个体在媒体领域担任重要角色,常因“比例偏见”和对行业运作缺乏了解而被误解为“犹太人控制”。这些个体并未将“犹太人事务”置于优先地位的事实,直接驳斥了协调一致的、以族裔为中心的阴谋论叙事。将“知名个人”的存在等同于“控制”,是阴谋论思维的典型特征,其中个体的成功被重新解释为隐藏阴谋的证据。如果存在“控制”议程,人们会期望看到对特定族裔事务的明确优先考虑。这突显出,个体的成功或存在,即使在某些领域统计上“过度代表”,也并不意味着阴谋性的群体控制或统一的议程。

对媒体“犹太人控制”的关注,转移了人们对行业内部实际权力结构(例如公司所有权、市场力量、受众需求)的注意力,反而将外部的、族裔的责任投射出来。阴谋论通过将所有结果归因于一只单一的、隐藏的“犹太之手”,简化了这种复杂性。这有助于将批评从资本主义的系统性问题或具体的公司行为上转移开,转而将其引导至反犹主义叙事。指责一个秘密团体,比分析复杂的经济和社会力量要容易得多。

C. 所谓对金融和银行的控制

犹太人控制全球金融和银行的指控是根深蒂固的反犹主义刻板印象。这一迷思可追溯到中世纪犹太人在放贷业的普遍存在,由于基督徒在其他职业上受到限制,犹太人常被迫从事这一行业。现代版本则声称,像罗斯柴尔德家族这样的犹太金融家自拿破仑时代以来就控制着国际银行体系。美籍华人作家宋鸿兵的《货币战争》系列也宣扬了这一观点。

从事实上看,美国犹太人委员会(AJC)1966年对美国50家最大商业银行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在632名高级职员中,只有8名犹太人(1.3%),在3438名中层管理人员中,只有32名犹太人(0.9%)。这表明,尽管在纽约市等地区有大量犹太大学毕业生,但犹太人在商业银行中却明显处于“代表不足”的状态。虽然犹太人在投资银行和证券领域的存在感更高,但这并不等同于对整个金融体系的“控制”。

关于“64%的财富500强公司由犹太裔CEO领导”的说法是一个广泛流传的、具体的谎言。2020年的数据显示,白人男性占据了财富500强CEO职位的85.8%,白人女性占6.8%,其余为有色人种。没有可靠数据支持64%这一数字;相反,这似乎是一种误报或彻头彻尾的捏造,很可能源于反犹主义来源。

犹太人历史上因社会限制而被引导进入金融业,这种历史背景被反犹主义者反常地用作“贪婪犹太人”刻板印象和“控制”叙事的正当理由,将历史上的压迫扭曲为现代非法权力指控的基础。这种对历史事实的颠倒,将歧视的后果变成了进一步偏见的理由。

对“64%的财富500强CEO是犹太人”这一说法(对比)的具体驳斥,突显了阴谋论如何依赖捏造的统计数据和歪曲事实,而非真实数据。尽管有事实驳斥,此类说法仍持续存在,这表明这些信念具有“自我封闭”的性质。这种直接的矛盾并非微小的差异,而是一个彻底的捏造。这一特定且易于验证的谎言仍持续流传,表明这种信念并非基于证据,而是基于一种既定的反犹偏见。这强化了阴谋论的“自我封闭”特性,即矛盾证据被简单地驳回,或被视为阴谋隐藏性质的进一步证明。

乔治·索罗斯等特定犹太人物经常成为反犹阴谋论的目标,被指控为“秘密控制全球经济和政治的幕后操纵者”。他的犹太背景被明确提及,以延续犹太人控制金钱和政治的刻板印象。这些指控常与更广泛的叙事联系在一起,例如资助移民危机。对乔治·索罗斯等特定犹太人物的攻击是现代反犹主义刻板印象的“暗语”,使得“犹太人控制”的叙事得以传播,而无需明确提及“犹太人”,从而使反犹主义更具隐蔽性和难以直接挑战。通过聚焦一位著名的犹太个人,并将其与全球阴谋联系起来,潜在的反犹主义刻板印象被激活,而那些不了解其隐晦含义的人则难以察觉。这使其成为传播仇恨的强大而危险的机制。

D. 所谓对政府和政治的控制

“犹太人控制”的阴谋论也延伸到对政府和政治的操控,常通过“犹太复国主义占领政府”(ZOG)等概念来体现。然而,现实中,犹太人在美国政治中的代表性,虽然存在,但并非“控制”的标志。截至2025年,美国国会中有10名犹太参议员和25名犹太众议员。尽管这一比例高于犹太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2.4%),但远未达到立法机构的多数或“控制”地位。

美国以色列公共事务委员会(AIPAC)等组织经常被“犹太人控制”理论的支持者引用。AIPAC是一个亲以色列的游说组织,旨在影响美国国会关于以色列的立法。它拥有可观的预算,从事游说活动,与国会议员会面,并为立法者组织以色列之行。然而,AIPAC自称是一个两党合作的组织,并在美国合法的游说框架内运作。尽管它拥有财政和政治影响力,但其游说支出低于许多行业游说团体,其影响力虽然显著,但与对政府的“控制”截然不同。其活动是公开的,并受法规约束,这与阴谋论所声称的“秘密”控制不同。美国外交政策完全由犹太利益集团(特别是关于以色列的利益)所左右的论点,是一种常见的反犹主义谬论。这忽视了国家利益、地缘政治战略、历史联盟以及各种游说努力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这些因素共同塑造了外交政策。

政治上的“过度代表性”概念经常被反犹主义叙事所利用。尽管犹太个体在国会中的比例确实高于其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但这在许多特定领域取得成功的群体中是普遍现象(例如爱尔兰裔美国人在政治中,意大利裔美国人在某些行业中)。阴谋论的跳跃之处在于,它将这种现象解释为“非法控制的证据”,而非公民参与、教育成就或历史移民和职业发展模式的反映。这种选择性的突出和扭曲,旨在暗示一种险恶的、协调一致的“控制”,而非在一个民主体系内合法的参与和成功。

将AIPAC等组织视为“犹太人控制”的证据,是对民主体系中游说本质的误解。游说是一种合法且透明(尽管常有争议)的机制,供利益团体影响政策。将游说与“控制”混为一谈,暗示着一个秘密的、非民主的过程,这符合阴谋论的叙事,并转移了人们对华盛顿更广泛、多样化游说努力的关注。AIPAC的活动细节(游说、与国会会面、组织旅行)以及其支出低于许多行业游说团体的事实,都被阴谋论者扭曲为“控制”的证据。这种框架故意模糊了合法(尽管强大)倡导与非法秘密操纵之间的界限。通过关注一个与犹太人相关的游说团体,阴谋论利用了“幕后黑手”的刻板印象,忽视了数千个其他也在寻求影响美国政策的游说团体(企业、劳工、外国、国内)。这种选择性关注旨在强化犹太人无所不能的反犹主义叙事。

四、 阴谋论与反犹主义的心理学与社会学

解释人们为何相信阴谋论(例如认知偏见、控制需求、不信任)

阴谋论试图将重大事件或情况解释为强大、秘密组织策划的阴谋。它们常在对权威高度不信任的环境中滋生。心理因素包括:

  • 比例偏见:认为重大事件必然有重大、宏大的原因,难以接受平淡解释的信念。

  • 确认偏见:倾向于寻找和解释支持现有信念的信息,同时忽视矛盾证据。

  • 控制和意义建构的需求:不确定性、焦虑或无力感,尤其是在政治动荡或社会变革时期,会刺激人们寻求理解局势的动机,从而导致对阴谋的感知。个人控制感的缺失,而非不确定性,是关键因素。

  • 心理投射:那些更愿意参与阴谋的人,更有可能持有阴谋论信念。

  • 其他相关特质:偏执、分裂型人格、自恋、不安全依恋和“错觉模式感知”。情绪不成熟和情商较低也与易受影响有关。

社会学因素包括:

  • 威胁和不安全感:失业、政府党派控制权变化和人口结构变化(如移民)等社会状况与信念增加相关。

  • 党派两极分化:阴谋论思维在执政党下台的意识形态追随者中更为常见。

  • 错误信息和信息缺乏:虽然不是唯一原因,但这些因素也助长了阴谋论的传播。

讨论反犹主义作为一种独特的偏见形式,其指控常自相矛盾(例如,同时强大又低劣)

反犹主义是一种独特的仇恨形式,它通过矛盾的逻辑描绘犹太人:既“极其强大”又“弱小甚至次等人”。他们被指责犯有“相互对立的现象”,例如既是资本家又是共产主义者,既内向又世界主义。与其他形式的种族主义通常强调某个群体的感知弱点不同,反犹主义常将犹太人描绘成“过于强大”和“所有社会问题的根源”。这使得反犹主义者相信他们是在“向上攻击”那些“无所不能的犹太人”,而不是“向下攻击”那些“低劣的群体”。这种矛盾的性质使反犹主义具有高度的适应性,能够“被召唤和调整以适应特定人群和背景的价值观、信仰和恐惧”。

反犹主义的“自我封闭”机制,特别是在反犹主义中,揭示了信仰并非主要由证据或逻辑驱动,而是由对简单解释的潜在心理需求和先入为主的偏见所驱动。这使得直接的事实驳斥不足以解决其心理驱动因素。有效的反犹阴谋论策略必须超越单纯的事实驳斥,转而解决使个人易受此类叙事影响的心理和社会驱动因素。

反犹主义独特的矛盾逻辑(强大与弱小)有助于使仇恨在整个政治光谱中合法化,使其既能吸引那些害怕“精英”(将犹太人视为强大的资本家)的人,也能吸引那些寻求反抗被压迫者(将犹太人视为弱小、次等人,甚至是共产主义煽动者)的人。这种矛盾的性质并非偶然,而是反犹主义的一个特征,使其能够被不同的意识形态群体所采纳。对于右翼而言,犹太人是强大的“全球主义者”或“共产主义者”;对于一些左翼而言,“犹太复国主义者”是强大的压迫者。这种灵活性使得反犹主义能够持续存在并找到新的追随者,无论主流政治话语如何,使其成为一种特别阴险和普遍的偏见形式。

五、 “犹太人控制”迷思的现实影响

阴谋论与历史暴行之间的联系(例如大屠杀)

反犹主义阴谋论在历史上导致了严重的后果,包括大屠杀、种族灭绝、迫害和系统性种族主义。以《锡安长老会纪要》为代表的国际犹太阴谋论,是纳粹领导层世界观的核心,也是他们决定启动“最终解决方案”并导致大屠杀的关键。纳粹声称“阴险的‘犹太世界阴谋’”旨在摧毁雅利安民族,并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归咎于犹太人。

大屠杀否认论本身就预设了一个巨大的犹太阴谋,旨在通过历史骗局获取经济利益并建立以色列国。这种直接的关联表明,这些理论并非无害的抽象概念,而是暴力和系统性压迫的直接前兆。对犹太人控制的信念助长了非人化和恐惧,进而为暴力和煽动提供了理由。

美国反犹事件、仇恨犯罪和歧视的增加

“犹太人控制”的迷思助长了当代的反犹事件。尽管犹太人仅占美国人口的2.4%,但2021年针对犹太社区的仇恨犯罪占所有宗教相关犯罪的一半以上。反诽谤联盟(ADL)每年对美国的反犹事件进行审计,追踪骚扰、破坏和袭击行为。

2024年,ADL共记录了9354起反犹事件,比2023年增加了5%,比五年前增加了344%,比十年前增加了893%。这是ADL自1979年开始追踪以来记录的最高数字。2024年,破坏和袭击事件显著增加(分别增加了21%和20%)。2024年,大多数事件(58%)涉及与以色列或犹太复国主义相关的因素,这些事件常发生在反以色列抗议活动中。大学校园的反犹事件在2024年增加了84%,成为“反犹活动中心”。

下表列出了美国年度反犹事件的关键数据:

指标数据 (2024年)来源
总事件数9,354
较2023年增长5%
过去5年增长344%
过去10年增长893%
按类型划分的事件数:
袭击事件196 (较2023年增长21%,影响250名受害者)
破坏事件2,606 (较2023年增长20%)
骚扰事件6,552 (较2023年增长0.26%)
涉及以色列/犹太复国主义元素的事件比例58% (5,452起事件)
大学校园事件数1,694 (较2023年增长84%,占总事件的18%)

这些数据直观地展示了反犹阴谋论所带来的切实且不断升级的威胁。它将讨论从抽象理论转向具体的仇恨行为,表明这些信念对犹太社区产生了直接、可测量的后果。事件数量的巨大增长(5年内增长344%,10年内增长893%)清晰地说明了危险的升级。

与“犹太人控制”阴谋论直接相关的现实暴力事件包括2022年科利维尔会众贝特以色列犹太教堂的人质危机和2018年生命之树犹太教堂大规模枪击事件,这些仇恨犯罪的肇事者都受到犹太人对美国机构和政策拥有权力和影响力的信念所驱动。反犹刻板印象的传播,即使是以微妙的方式或通过“暗语”,也可能导致犹太人感到孤立或更脆弱,从而可能压抑他们的身份认同。

反犹事件的惊人增长,特别是与以色列/犹太复国主义相关并在大学校园中发生的事件,表明了一种令人担忧的趋势:对以色列政策的合理批评与反犹主义混淆,或者反之,被用作反犹主义表达的借口,使得区分和打击变得更加困难。这种模糊性使得反犹主义的应对变得更具挑战性,因为它可能疏远潜在的盟友,并掩盖仇恨的真实性质。

六、 结论:坚持真理与打击反犹主义

关于犹太人控制美国的普遍叙事是一种危险的、根植于历史的反犹阴谋论,已被历史证据和当代数据明确驳斥。它是一个谎言,最突出的是由《锡安长老会纪要》传播,而该文件已被证明是伪造的,旨在妖魔化犹太人并将其作为社会弊病的替罪羊。事实分析表明,美国犹太人口是少数族裔,他们在媒体、金融和政治领域的代表性,尽管在某些方面值得关注,但并未构成“控制”,且常被阴谋论者歪曲或完全捏造。

“犹太人控制”迷思的持续存在和适应性,凸显了反犹主义根深蒂固的性质,它常采用矛盾的指控,并利用对控制的需求和确认偏见等心理弱点。这些信念并非主要由证据或逻辑驱动,而是由对简单解释的潜在心理需求和先入为主的偏见所驱动。因此,有效的策略必须超越单纯的事实驳斥,转而解决使个人易受此类叙事影响的心理和社会驱动因素。

现实后果是严重的,历史上的大屠杀和当今美国反犹仇恨犯罪及歧视的惊人增长就是明证。打击这种有害的阴谋论需要多方面的方法:

  • 教育:促进关于反犹主义及其迷思起源的历史素养。

  • 批判性思维:鼓励分析性思维和媒体素养,帮助个人识别和抵制阴谋论叙事。

  • 解决根本原因:认识到阴谋论的信念常源于不确定性、焦虑或无力感,并解决这些潜在的社会问题。

  • 警惕:积极挑战反犹刻板印象,无论是公开的还是隐晦的,并理解其危险含义。

本报告通过提供详细的、基于证据的分析,本身就充当了批判性思维的典范,也是“减少对阴谋论需求”的工具。它通过为复杂现象提供理性、全面的解释,从而对抗了寻求简单、宏大解释的“比例偏见”。通过提供详细的、符合逻辑的替代方案,本报告旨在以建设性的、基于证据的方式满足人类对意义建构的需求,而不是让这种需求被阴谋论叙事所填补。坚持真理,培养一个知情且有韧性的社会,对于对抗反犹主义的持久威胁并防止其毁灭性影响至关重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鱼可以吃剩饭剩菜吗? 鱼 不建议长期吃剩饭剩菜,偶尔吃一点问题不大,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可以吃的前提:没有变质:剩饭剩...
正确的益生菌冲泡方法 益生菌冲泡方法要讲究温度、水质和时机,否则可能影响益生菌活性。以下是科学、实用的冲泡指南:✅ 正确的...
汇源果汁一天可以喝多少 汇源果汁虽然是大家熟悉的果汁品牌,但由于其含糖量较高(即使是“100%果汁”也有天然果糖),每天饮用...
国内域名备案可以使用cf 的d... 国内做域名备案(即ICP备案)原则上不允许直接使用 Cloudflare(CF)的 DNS,原因如下...
洛杉矶与北京时间的时差换算详解... 洛杉矶采用的是太平洋时间(PST / PDT),而北京时间是中国标准时间(CST,UTC+8)。当前...
从中医视角解析睡眠问题:入睡难... 从中医角度看,睡眠障碍(包括入睡困难、没有睡意、易惊醒、早醒等)与人体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失衡密切...
类似deepseek。豆包、k... 在中国AI大模型领域,像 DeepSeek(深度求索)、豆包(Doubao)、Kimi 智能助手 这...
为什么说百度seo已死 “百度SEO已死”这句话并不意味着百度搜索优化完全无效,而是反映了不少业内人士和站长对当前百度SEO...
揭露“犹太人控制美国”的迷思:... 揭露“犹太人控制美国”的迷思:一项历史与事实分析关于犹太人控制美国的说法是一种毫无事实根据的阴谋论,...
AI可以完全取代搜索引擎吗 关于AI是否能完全取代搜索引擎,目前业界的共识是:在短期到中期内,AI不太可能完全取代搜索引擎,而更...